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我市连续五年获考核优秀单位

信息更新时间:2023-05-24关度指数:647

导读: 近日,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公布2022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我市荣获优秀单位称号,已连续五年荣获该称号。 去年以来,我市联动推进粮食稳产提能、农业强链提效、乡村全域共美、农民活力共富四大行动,高水平推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省共同富裕试点,全力打造具有慈溪辨识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45亿元,同比增长4.8%,一产增加值66.01亿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42元,同比增长5.1%,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6,保持宁波全市最低。 农业发展持续优质高效。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7.89万亩,油菜播种面积6.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915亿斤。我市全面完成5.6万亩..

近日,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公布2022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我市荣获优秀单位称号,已连续五年荣获该称号。

去年以来,我市联动推进粮食稳产提能、农业强链提效、乡村全域共美、农民活力共富四大行动,高水平推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省共同富裕试点,全力打造具有慈溪辨识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45亿元,同比增长4.8%,一产增加值66.01亿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42元,同比增长5.1%,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6,保持宁波全市最低。

农业发展持续优质高效。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7.89万亩,油菜播种面积6.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915亿斤。我市全面完成5.6万亩粮功区整治优化任务,出台实施了《慈溪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完成高标准农田上图1.88万亩;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18亿元蔬菜全产业链提档升级,打造亿元以上产业集群5个。全力推进“科技强农”,发布2022年主推技术45个、主导品种106个。深化产学研合作,完成农业科技项目10余项,3个项目获宁波市实用技术推广奖;建设培育特色种质资源圃和种业(育种)孵化基地6家。推进“机械强农”,建成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9个。

“三个”乡村建设稳妥有序。我市统筹推进未来乡村、美丽乡村、数字乡村三位一体建设,着力形成“百村共富、全域和美”的新格局。美丽乡村精品化,深入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12113”工程,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4个、示范乡镇1个、美丽庭院1.3万户;未来乡村特色化,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基本架构,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典范村和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数字乡村智能化,纵深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省市乡村大脑平台全线贯通,积极开展全国农产品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共享冰爽爽”相关工作在全国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获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同志批示。去年,我市获评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和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县(市、区)。

强村富民开创崭新局面。去年开始,我市开展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行动,实施做优“飞地”抱团、盘活资源资产、深化结对帮扶、加大项目支持等八大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全市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金融等改革创新,开展闲置农房激活利用,累计盘活闲置农房202宗113.4亩;农村金融创新,授信总额189.07亿元,农户授信服务覆盖率100%。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5个,下达补助资金401.33万元,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1.21%,集体经济总收入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实施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提高精准帮扶成效。2022年,我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7元,同比增长13.2%。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