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上海科创资源转移转化闭环链
信息更新时间:2024-09-26关度指数:1372
在慈溪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共建的产业园里,研究员杨辉创立的中科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长迅速,生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同行前列。
为技术“大牛”提供成长空间,是我市近年来搭建慈沪科创引才全生命周期平台,探索上海科创资源转移转化闭环链的一次改革创新。
作为上海大都市圈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之一,我市近年来聚焦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两个特定功能领域,锚定“承接上海创新辐射和成果转化”目标,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领导小组顶层引领下,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慈溪产研院为龙头合作平台,建立健全柔性引才数据库,带动飞地平台、高能产业平台、新能源汽车双创平台等共享合作,推动慈沪招引端、孵化端、服务端等全生命周期平台串点成线、协同高效,探索出一条“科创资源在沪,孵化量产在慈”的科创资源转移转化闭环链。
赋能四化六工程,夯实科创产业之基。以组织体系化、专班实体化、工作规范化、任务清单化为推进机制,在宁波率先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集中”“六个专项”“十大平台”“十八镇街”“社会各界”相结合的运行体系。同时,设立专班实体化,专设接轨上海办和上海工作基地,抽调精干力量实现实体化运作。率先编制全方位接轨上海五年规划,分解落实年度细化重点工作每月进行对账亮晒,系统化推动交通互联互通等六大工程。
聚焦两地三端口,推动科创平台之实。目前,在上海招引端,我市立足虹桥,投资2200万元建设慈溪(上海)飞地。在慈溪孵化端,我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共建慈溪产研院为代表的核心平台,吸引上海科创主体来慈成果转化,撬动人才落地。目前已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3个、硕士以上人才67名,孵化实体项目13个。同时注重点面结合,实现我市3个产业平台与上海方的结对合作,引进落地天亿健康智谷产业园等项目。在产业服务端,我市强化前期基础优化和后续跟踪服务,如与同济大学共建新能源汽车双创平台,破解技术瓶颈和产业盲点11个;推进临创产研院慈溪分院等合作载体,助力科创企业和产业人才提能升级。设立长三角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为长三角外贸企业提供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和供应链服务,已有月诚电器等10家企业签约入驻。
迭代三库双机制,凝聚科创引才之力。联动设立柔性引才库,成立“青春智库”“环湾智库”和“专业智库”,集聚在沪人才近1500人,以人才引育撬动科创智造项目落地。迭代引才和服务机制,出台《“星期日工程师”遴选办法》,对企业柔性引才共给予13人、每人10万元的奖励;落实党委联系制和组团服务制,开展技术难题帮扶39项。建立上海引才工作站,聘请“引才大使”,开展人才直通车项目,2022年共引进上海中高层次人才117名。